第213章 这是个波澜壮阔人才辈出的时代

余伟撇了撇嘴,然后默默的取下身上背的双肩包,然后从包里掏出一叠打印件递了给了乔喻。

“这是什么东西?”乔喻问了句。

“我这段时间陈教授合作完成的论文。他觉得已经很不错了,但还是建议我找你帮忙看看,有没有改进的空间。”

余伟解释了一句。

乔喻好奇的接过余伟递来的论文,第一时间看了眼标题——《利用模态谱流形与稀疏映射技术将素数上界间隔缩小到4》

看完,乔喻抬头看了眼余伟,下意识的问道:“这是你们花了一个暑假就研究出来的?”

余伟摇了摇头,答道:“没有,你之前发表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的时候,我就已经开始研究了。

去年你又发了那篇将素数素数上界间隔缩小到6的论文。陈教授在代数几何课堂上用你的方法推导了一些命题。

我就跟他开始讨论这个问题。然后我们一起合作,花费了大概八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篇论文。”

乔喻点了点头,虽然还是觉得很神奇,但这么说他就能接受了。

虽然他已经把素数上界间隔缩小到了6,甚至缩小到4也是有办法的。但他当时懒得做这些。毕竟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。

后来直接证明了黎曼猜想,所以也没有继续在这块刷论文。没想到余伟竟然在燕北大学教授的帮助下,证明了这个问题。

余伟提到的陈教授乔喻也有印象,好像是叫陈哲论,之前也来找他探讨过相关的学术问题。毕竟都在燕北大学,低头不见抬头见的。

“陈教授在上课的时候用我的方法给你们讲题?是讲什么东西的时候?”

乔喻一边快速看着论文一边问道。

对于一个能一边解题一边玩游戏的人来说,看论文顺便跟从余伟口中了解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,完全不是问题。

他还真对教授直接用他的理论来讲课很好奇。

“当时是在讲代数簇,讲完教材上的东西之后,陈教授用你的模态密度函数ρM(p)来刻画代数簇V在模态空间的稠密性。

证明了如果ρM(p)>0对应的模态路径与代数簇 V的某部分重合,则V的几何性质可以由模态密度分布的解析行为来决定。比如曲率跟奇点分布这些。”

余伟回答的很快,显然那节课的内容他至今还记忆犹新。

“哦,那应该是要分析代数簇在模态空间的嵌入行为。之后还有吗?”乔喻继续问道。

“有,模态路径与环面映射的同构,模态路径与代数曲线的相交性质这些。不过他只是在上课的时候顺带着提了一些,没有深入的讲,考试也没涉及这类题。说是我们以后想要研究这个,要等到研究生阶段。”

乔喻点了点头,几句话的功夫他已经看完了论文的综述、摘要,开始看到了正文部分。

情况差不多了解了,他也认真起来。毕竟老余这人其实还行,面冷心热的。

虽然继续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并不会拖慢他阅读论文的速度,但余伟这家伙心思细腻的要命,说不定就会觉得他并没有认真阅读论文。

乔喻不再开口提问,余伟本就是闷葫芦的性子,自然也不会主动再开口说什么。
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