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都是有迹可循的。
国外对于外国人有着各种划分,按地域,按国别……但在华夏国内,就一个统称——老外。
其他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,其实这些都是烙印在无数普通人潜意识里的东西。盟友?不存在的!
老祖宗早就把一切看得明明白白,一句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直接道明一切。
不但是郑希文这么想,华夏还有很多普通人其实也这么想。
历史并不算悠久的国度人们是真的会健忘的。可能一、两代人就忘了曾经一些苦难到底是谁带来的。
但历史悠久的大国,却总有人把一切都记录下来,然后耳提面命的把曾经受过的屈辱跟民族精神一代代的传下去。
所以郑希文很清楚乔喻每次画的大饼,上面太多人爱吃了。
当然这也是乔喻的确有那个底气画这些大饼。只能说人优秀到一定程度之后,真的可以为所欲为。
因为是真有一群人愿意跟在他身后,哪怕未来可能要为他犯下的错误买单,甚至不介意为这些错误买单。
郑希文很清楚,这也是他会呆在乔喻身边的原因。所以乔喻随口说的这些话,但凡有三分可能,大概率都会被实施。
甚至有专家明确表示反对都没什么用。虽然郑希文很少参加上面的会议,但他跟领导的关系不错。
听说上面为了乔喻的天基项目吵起来的时候,支持者一句话就能让对面闭嘴。
“专家,又是专家说不行!哪位专家说不行的?据我所知之前乔喻申请过两个数学项目没错吧?
当时也是专家都给他否了!结果如何不用我说了吧?现在又是专家不行,把那个专家叫来,问他敢不敢立下军令状!
如果乔喻自己搞成了,他以后哪凉快哪呆着去,以后也别当这个专家了!不能自己干不成事,也挡着别人干不成事吧!”
虽然郑希文是从领导的转述中听到的这番话,据说还相对文明了许多,但他还是能从当时的会议上感受到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。
这都已经开始不那么讲道理了。据说还有人直接发了火。
不过乔喻这套方案,说不定还真能缓解些矛盾。当然前提是真如乔喻说的那样,能够借助民营资本力量,完成提前技术布局。
也就是乔喻所说的,能用未来的市场换取现在的发展机遇跟时间。
其实并不高深,说白了就是国外高科技公司讲故事那一套。至于这个故事有没有人信,就看讲故事的人能给那些敢赌的投资人多少信心了。
不过正如乔喻说的那样,他的过往战绩的确能给不少人信心。
唯一麻烦的是,他又要熬夜写报告了。
不过郑希文这次并不揪心,因为乔喻也不轻松,甚至要比他更忙碌。